资讯

截至7月5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达到1000天,不断刷新行业新纪录。上半年,在连续更换三个系列乙二醇催化剂的前提下,生产聚酯级乙二醇产品91.24万吨,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虽然目前“结构性短缺”已成市场供需主要矛盾,部分高技术含量的高性能石化产品国内供应明显偏低,但未来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将逐步上升。卜新平表示,根据预测,到2030年总体自给率将达到90%。其中,高端聚烯烃塑料自给率83%,工程塑料自给率89%,特种橡胶及弹性体自给率90%,高性能纤维自给率85%,功能性膜材料自给率88%,电子化学品自给率85%。此外,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更将实现净出口。
7月5日,从天津渤化集团获悉,近日,天津南港工业区渤化试剂产业项目现场,首批95%乙醇产品在崭新的全自动生产线上成功投料产出。这标志着渤化资产公司倾力打造的现代化高端试剂生产基地——天津渤海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三年多的科学规划、高效建设与精密调 ...
我国纯苯市场迎来了重要金融工具。7月8日,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纯苯期货于9时挂牌,纯苯期权于21时挂牌。纯苯期货首日挂牌BZ2603、BZ2604、BZ2605、BZ2606共4个合约。 至此,大商所上市的期货、期权产品突破40个。
面对“内忧外患”,动力电池产业如何破局?近日,全球领先的循环经济倡导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宁德时代就“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达成高度一致,双方将协力通过重塑价值链体系、产品再设计、重构商业模式和完善回收闭环,推动电池产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
田原宇指出,当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困境的核心症结是“工艺与设备一体化”能力缺失。化工学科的长项本该在工程化,然而“工科理科化”与“理科工科化”的错位趋势,导致实验室技术难以工业化落地——设备设计往往无法匹配特定物料的工艺需求,亟须依据物料反应特性定制专用匹配装备。
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 ...
中化新网讯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7月1日起,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对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化新网讯 近日,磷化工巨头湖北兴发集团与化工龙头万华化学共同持股的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继2024年7月成立远安兴华磷化工有限公司后,双方在有机硅新材料领域的实质性战略落子,标志着两大巨头的合作从磷矿资源开发、有机磷产品生产,正式挺进高端有机硅产业链深水区。 新成立的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由兴发控股51%,万华参股49%。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兴发与万华的合作进入资源、产能、技术、 ...
7月4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以下简称二期项目)融资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中国银行陕西分行等11家金融机构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助力二期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