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面对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增配权益类资产成为险资普遍共识。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下半年险资依旧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主要将聚焦两大方向:一是以低估值、高分红为主的高股息标的;二是以新质生产力、新消费为代表的高成长标的。
7月8日,由四川名山锦程村镇银行改建而成的成都银行雅安分行正式挂牌。作为四川省首家由村镇银行重组升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分行,该行的挂牌标志着四川省首例“村改分”金融改革尘埃落定。
“养老贷”和“续保贷”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参保人员解决养老保险缴纳过程中的资金难题,“社保+银行”的合作模式,也为金融机构拓展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市场观点也认为,此类产品虽然有一定创新性,但是由于贷款跨度长,社保运作存在政策性变化和地区性差异 ...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近日,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这意味着今年截至目前,险资对上市公司的举牌次数已达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今年以来的举牌涉及10家保险机构和16家上市公司。
近年来,资产支持计划成为保险资管业创新型产品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保险资管业创新型产品登记数量同比减少17只,但登记规模同比增长9.32%至1855.96亿元,主要系资产支持计划及股权 ...
股市近期表现强势,也影响到了银行理财市场。近期,兴银理财、工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挂钩“中证1000指数”自动触发策略理财产品因触发敲出条件提前终止。业绩提前“达标”,引起投资人“围观”,市场追捧,机构积极发行新产品“补位”。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出席2025陆家嘴论坛时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日,10家公募机构集体上报首批科创债ETF,到7月2日获批仅用时14天,从获批到7月7日发行仅隔5天,并创下“一日售罄”的成果——10只产品单只募集上限30亿元, ...
就在其言论引发海量转发与激烈争论的同时,无数内地客户刚刚在6月底蜂拥香港,争抢预期收益率高达7%的港险“末班车”,因为7月1日起,香港保监局会把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共有110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完成备案,创下年内月度数据的次新高,环比增长26.44%。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高达5461只,同比增长53.61%,环比增幅高达100.48%。
根据基金发行资料,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募集上限都是3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这批产品7月7日均已达到或接近30亿元上限。以此计算,债券型ETF市场或将迎来约300亿元的增量资金,实现进一步扩容。
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今年以来已有超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三人共管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也不断增加。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正在打造平台化、团队化模式,以摆脱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依赖,未来基金“团队共治”有望成为趋势 ...
近期,一些基金投顾产品加快了调仓换“基”的步伐。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随着2025年步入下半程,交银施罗德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投顾组合普遍调整了持仓策略,并发布调仓报告。此外,多个投顾组合还基于对近期市场的研判,纷纷开启“发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