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当今,“毕业就失业”仿佛成了高悬在众多大学生头顶的魔咒,让无数莘莘学子和家长忧心忡忡。每年毕业季,大量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他们怀揣着梦想和憧憬,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屡屡碰壁。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毕业生们则哀叹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与社会需 ...
又是一年高考季,1335万名考生开始填报志愿。 与此同时,1222万名2025届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即将进入就业市场。 从校园步入社会,专业选择往往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的人生走向。 在众多不确定性中,“养老专业就业率100%”的新闻屡上热搜。
原题:印度能通过反思高等教育模式来与中国的STEM成功竞争吗? 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战略投资,特别是通过“985工程”,推动中国的大学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尽管印度采取推出《国家教育政策(2020)》等举措,但由于难以实施和争论不休而落在后面。为了与中国竞争,印度应该专注于发展以城市为基础的专业教育中心并吸引外国机构,以营造更加开放的竞争性学术环境。
在每年高考放榜之后,各大高校的招生大战便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学府,常常为了争夺高考状元而争得不可开交。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各种招生策略层出不穷,只为了能将那屈指可数的状元招致麾下。从丰厚的奖学金承诺,到特殊的培养计划,甚至为 ...
侄女今年参加了高考,当高考成绩揭晓,分数定格在498分的时候,全家人刚得知这个消息,喜悦的氛围瞬间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笑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毕竟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个分数能考上一个二本院校也算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于是,南京大学的招生系统如同一个无形的保险箱,将这位考生的档案牢牢锁住,使其失去了选择其他高校的权利。就这样,尽管拥有足以冲击清北的分数,这位考生最终还是与清北失之交臂,确定将进入南京大学就读。
“如果附近有漂浮物,如木板、树枝等,应尽量抓住,借助其浮力保持身体在水面上,增加获救的机会。除非有足够的游泳能力和体力,否则不要轻易尝试自行上岸,以免在过程中发生危险。”陈刚说。
原来,她之前为儿子的学习操了不少心,周末基本都在陪孩子上各种补课班、兴趣班,每天放学回家也是亲自盯着孩子学习。 看着朋友忧心仲仲的脸,我想起之前知乎上有一个近1000万人浏览的问题: ...
比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2023年夏令营是直接考核,2024年却变成了暑期开放日,不再评选优秀营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24年也宣布,夏令营所有专业进行线上宣讲,9月初才线下考核,相当于夏令营不再像往年一样具有拟录取效力。此前, 南京大学 发布通知:“我校另有 部分院系或专业不举办夏令营活动 ,将于下半年开展接收推免生预选拔工作。” ...
炎炎夏日的脚步渐近,2025年的暑假时间表已在多地悄然公布。 对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消息;而对家长们而言,面对即将到来的暑假,他们的心情却很复杂,暑假是一个需要提前规划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如何度过,家长们难免发愁。 尤其是高中生的家长,面对 ...
给高考生诗句鼓励助力高考诗 01《送人赴举》 明·李梦阳 宝剑动连星,金鞍别马鸣。 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 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出一片大好前程。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名次! 02《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唐·李白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 ...
2025年高考填报志愿期间,各地学生和家长都在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大学毕业后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就业。 因此,大家在规划高考志愿时,会更偏向于那些将来毕业后能提供稳定工作的大学或者专业。比如部分高校或者专业定向选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铁饭碗,这种是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