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其结构、组成和状态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11月22日,《Nature》最新一篇文章揭示了其中一个细节——特定的细菌会通过氨基酸代谢,改变小鼠血液中特定分子的水平,从而影响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 过去15年,科学家们已经证明,肠道微生物参与营养吸收 ...
细胞器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其发现有近200年的历史。由于成像技术的限制,经典的细胞器大多是有膜结构。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无膜细胞器被发现,其中典型代表是一类包含代谢酶的蛇形结构——细胞蛇,这种以CTP合成酶为组分的细胞器的发现更新了人们对细胞内代谢结构及其调控机理的认识 ...
摘要:随着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消费者对天然产物的兴趣越来越高。由于化学防腐剂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天然生物防腐剂引起了食品工业界的极大重视。采用天然防腐剂,可以赋予食品更高的营养价值,减少或完全停用化学防腐剂,并且确保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天然生物防腐剂是指 ...
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是亚洲稻原产地和世界稻作起源中心之一(西非有栽培、产量不高的非洲稻,作为另一稻作起源地)的论证已有很多,不再赘述,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已达一百六、七十处,时间在万年以上的就有数处。以中国为中心,进一步向四维辐射,传播的不仅是有形的稻 ...
10月26日,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做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调整为备案管理的相关准备工作,CFDA官网发布了公开征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 10月26日,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
摘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本文 ...
4月25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长文报导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300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并首次使用了汉字。 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 ...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的颜宁(Nieng Yan)教授与博士生邓东 (Dong Deng)发表了一篇题为“GLUT, SGLT, and SWEET: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glucos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介绍了近期有关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一些结构和机制研究进展。
转录组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之一。常见设计是不同样品之间比较,寻找差异基因、标志基因、协同变化基因、差异剪接和新转录本,并进行结果可视化、功能注释和网络分析等。 转录组的测序分析也相对成熟,从RNA提取、构建文库、上机测序再到结果解析既可以自己完成,又 ...
摘要:能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等,由于它的可耗尽性和不可再生性,其利用是以消耗地球的资源为代价的。然而,地球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一定会有耗尽之时。为此,阐述了生物质能的定义及其优缺点,对我国生物质能 ...
美国太平洋时间2017年10月16日,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胞图谱计划” 首批拟资助的38个项目正式公布。清华大学张学工负责的项目是其中唯一一个由中国科学家承担的项目。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是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致力于建立一个健康人体所包含的所有细胞的参考图谱,包括 ...
在冬眠期间,十三条纹地松鼠(13-lined ground squirrel)耐受接近冰点的温度,显著地减慢它的心率和呼吸。这种地松鼠的组织如何适应寒冷和代谢压力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 已知易受寒冷影响的细胞中的结构是微管细胞骨架。细胞内的这种小管网络给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并作为细胞内部的一种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