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品牌已站在了世界中央,更以顶级的技术、极致的产品持续向上。汉家族达成百万里程碑的背后,是百万家庭的信赖,也是百万辆品质的验证,更是百万 用户的口碑,以汉家族为代表的中国汽车,让世界相信:新能源汽车可以,中国汽车更可以!
7月1日至3日,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今年的展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 交通新动力”。相比于以往,今年展会上的一大亮点是新一代自动驾驶汽车集中亮相,引得观众驻足围观。
据“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5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50.6亿美元,环比增长8.5%,同比增长3.2%。其中进口金额43.8亿美元,环比增长18.4%,同比下降25%;出口金额206.7亿美元,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2.2%。
5月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4.5%,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1至5月汽车销量份额达到世界汽车市场的34%……多项数据表明,中国车企正加速拥抱全球市场。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化下,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崛起,未来需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全球“链接”步伐。
商务部3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汽车是“大件耐用”消费品,鼓励和支持“二手车”市场发展是各国通行做法。2024年2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二手车出口有关要求和程序并发布公告,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一年多来,各地根据公告要求组织实施,严格保障质量安全,做好二手车出口相关工作,满足了海外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就在二级市场公募基金扎堆簇拥之际,刚实现盈利的赛力斯 (601127.SH)开启了新一轮融资周期。公司在核心子公司、母公司层面引入外部资本,以期减轻债务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同时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准备。近日,公司披露了子公司、母公司层面的融资进展情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表示,之前汽车供应链企业普遍面临较长的回款周期,导致许多中小配套商的资金链紧张,不得不依靠贴现、短贷等方式维持运营。缩短账期能够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提升其经营韧性和创新能力。
新能源产业链继续拓展、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满足本土需求、制造能力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海显现“深潜”趋势,加速本土化深耕。这一过程将进一步助力当地产业转型、满足智能制造和绿色应用需求。业界专家认为,在海外市场寻求错位竞争、深化与关联方合作、建立产业生态等,将成为汽车相关企业未来出海的主流方式。
尽管这些功能以解放双手、减轻驾驶疲劳等优势持续吸引消费者,但“车辆在复杂、突发场景下的应对能力是否可靠”仍是人们在驾乘过程中较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汽车智驾的信任度和出行的安全体验。 当前,车企在加速推进“智驾平权”、让更多先进技术“上车”的同时,着力化解用户的安全顾虑、持续提升他们使用智驾功能的信心。在此背景下,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 (智能驾驶保险) ...
小鹏汽车有限公司上半年累计销量19.7万辆,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上半年销量突破15万辆,近日上市的公司首款SUV小米YU7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蔚来集团上半年累计销量11.4万辆,距离全年44万辆“销量翻番”目标尚有差距,但公司计划通过多品牌战略覆盖不同价格带,扩大市场份额。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汽车交付数据。报告称,第二季度交付量为384122辆,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5%。这也是特斯拉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交付量同比下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