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石先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曾任南开大学校长,毕生致力于化学研究与人才培养,1985年2月19日在天津病逝。为传承杨石先精神,化学学院本月同步启动“对话先贤·精神传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各党团班通过专题党团课、分享交流、主题活动、科研沙龙等形式,追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奋斗历程,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与科技报国的初心。同时,学院还设立并多年颁发“杨石先奖学金”,持续深化以“杨石先精神”为核 ...
硫因其黄色外观和特殊气味而广为人知,其在高压研究中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早期的实验研究基于大体积压机设备,后来转为使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为主。硫的独特高压行为吸引了广泛的科学兴趣,其相图复杂程度在所有元素中名列前茅,涵盖了多种物理现象。这种复杂性源于硫原 ...
按照学校要求,微专业课程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对某一(交叉)学科领域或学术研究方向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或具备某一类核心素养或行业从业能力。“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包含6门必修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的授课形式,共需修读18学分。刚刚结束的第一个学期,“新闻传播基础”“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两门课程就收到选课学生的高度评价。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力,这一文明演进的核心动力,驱动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稳步前行。如何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天津,向新求质,这是一次关于“善作善成”的大考。
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学院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陈悦团队发明的候选新药ACT001,近日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标志着这一针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创新药取得了重大突破,可极大程度缩短研发 ...
17日,南开大学正式开学。新学期,南大也借助大模型,增加了智慧教学手段,迎接新学期到来。 今天,南开大学的学生已经陆续返校,教职工也全部到岗,为明天开学做好准备。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们正在对新学期的课程开展联合教研备课。经过一年 ...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程丹)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李华楠、许京军团队围绕光学声子极化激元(纵向)和非均匀平面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折射率弱调制条件下提出了有效打开光子时间晶体动量带隙的新方法。在研究光学声子极化激元时,该团队与 ...
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学任教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亲历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明日报》陪伴了我几十年人生旅程,可谓是一位“老朋友”了。之于光明日报,我是态度忠实的读者、积极参与的作者和受益良多的学者。这三重角色交织缠绕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改革中总揽全局、协调四方的作用 ...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哲 通讯员 丛敏)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陈悦团队发明的候选新药ACT001,日前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我国“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研究团队介绍,ACT001已在全球开展10余项临床试验。
新闻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cn/epaper/read.do?m=i&iid=7024&eid=50816&sid=235469&idate=12_2025-02-10_A08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