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由于当前全球各大市场在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节奏上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上严峻的现实压力,此前纷纷倚重纯电技术的BBA(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奥迪)不约而同放缓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纷纷延长内燃机车型的“生命线”。
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努力打破被动局面,试图重新掌握主导权,这一做法首先体现在树立“新标签”上。一个标签是“重塑”。不久前,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提出了“合资新力量”的概念。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修惠试图用安全、原创等重新定义“新汽车”概念。无独有偶,东风本田提出了打造“最本田”的电动车概念,并从重塑环境、拒绝同质化、用户、价值等角度阐述“最本田” ...
此外,晋升为央企的长安汽车,以135.5万辆、同比增长1.59%的成绩交出半年销量成绩单。其中,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达115.1万辆。奇瑞集团则在今年上半年交出126万辆的“答卷”,跻身“百万辆俱乐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从各车企销量来看,除达成200万辆以上的上汽集团与比亚迪外,其余销量超百万辆车企之间的销量差距并不大,也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二级市场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随着车企明确2026-2027年装车时间表,全固态电池量产已经处于临界点。宝马集团近日宣布,将美国固态电池制造商Solid Power提供的大尺寸、纯全固态电池电芯(ASSB)首次装配于纯电动宝马i7测试车中,并在慕尼黑地区进行路测。
7月3日上午,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口集团旗下汽车滚装船“扎赫尔”轮,在宁波舟山港装载近4000辆国产汽车,将于今天下午开启首航。该轮将途经中东、地中海和非洲地区,最终抵达埃及达米埃塔港。这也是行经该区域的首条汽车出口滚装航线。(央视新闻) ...
7月3日,商务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媒体提问称:最近中国“0公里”二手汽车出口引起了更多国际关注,以及增加本土汽车行业生存危机。请问这“0公里”二手汽车出口现象是否是一家或是几家车企的独立行为,还是有什么政策的支持?中方对此的监管政策有何计划?
液冷电机十年承诺,不仅 保障了 消费者权益, 还 通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降低了制造环节 的碳排放, 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2022年,刘先生全款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车机配备各项智能功能和中控大屏,科技感十足。但在一次行驶过程中,车机系统却以弹窗形式推送一则推荐购车可享积分的“广告”。弹窗遮挡住了大半个屏幕,导致刘先生看不清导航信息,错过高架桥出口,无奈点击“取消”后绕路行驶。
7月1日,国内新势力汽车品牌纷纷公布6月销量数据,市场整体呈现强劲回暖态势。主流新能源品牌均实现正向增长,小鹏汽车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超3万辆;零跑汽车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超138%;鸿蒙智行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刷新单月、单日销量历史新高。
也就是在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这也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下半年,除了在国内市场加速,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预计将加速提升。
陈美宝表示,“粤车南下”将开启内地居民南下旅游新模式,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并惠及香港经济发展。接下来,粤港两地政府将继续积极制订、稳妥有序推进“粤车南下”的实施安排。
7月2日,汽车股集体走强,多家车企股票开盘上涨。此前,国内车企交出“年中考”成绩单,一众车企销量走高的同时,新造车板块座次再度生变。其中,“黑马”零跑汽车夺得销冠,“顶流”小米手握大把订单,愁的只是产能;传统车企的“创二代”进入放量期,但有人月销近3万辆,有人则只能“秀”增速。手握技术与流量密码的“新造车”企业,不仅让车市更“卷”,更进一步拉高交付量门槛,国内新造车玩家间不断上演反转与洗牌戏码。